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柴桥老街上,有一家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钟表店。79岁的於嘉和师傅修了一辈子表,在这个守护了30多年的小店里,为新老顾客服务。
01
“海派”修表师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是修表届的“全科医生”
来找於嘉和修表的大多是熟客,表盖松了、表带长了、换块电池……只要手表出现问题,街坊四邻揣着手表就来找於嘉和。
生意好的时候,他一天收到三四十块手表。来找於师傅的,也有不少是外地慕名而来的顾客,有些老顾客即使离开了宁波,通过快递也要让他来修。
大多数时候,修表店里只有於嘉和一个人。他的右手拿着各种精巧工具,右眼戴一个黑色放大镜,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,仔细地查找手表的病症。
为了保证刚修好的手表不会再出问题,於师傅通常不会立刻把手表返还给顾客,经过走时测试、防水测试等严格检测,再观察几天后,他才会打电话通知客人来取表。
於嘉和把修表师分为“海派”和“普通派”,修表不戴放大镜,就只能算是普通的修表工。
用几毫米刀头的螺丝刀对准一个螺丝,精准地装上一个个“薄如蝉翼”的铁片,在大大小小的齿轮间缓缓拨动,直到秒针、分针、时针又恢复走动。
02
在父亲严厉教导下学艺
一块手表反复拆装
於嘉和修表的手艺是父亲教的。上世纪三十年代,父亲曾在上海亨得利钟表公司做修表师傅,耳濡目染中,二十出头的於嘉和也迷上了修表手艺。
父亲教授的方法很特别,没有手把手的仔细,也没有唠叨不停的嘱咐,技术要领说清楚,其余全靠於嘉和自己去琢磨。过几天总会检查一次,看修得不好,就会严厉责骂。
下雨天出不了门,於嘉和在学修表;别人出门看电影了,他还在学修表。“我在家里拆了装,装了拆。”小小的手表里,装着於嘉和探索不尽的大天地。
“做人要做人家肩膀下面,不要太傲气。干活要做人家头上边,比人家一定要好。做人做低调一些,干活要干好一些。”父亲当年说过的话,於嘉和一直放在心上。他至今感恩,如果不是父亲的严苛,他不会有今天的手艺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,於嘉和一家人经历了一段辗转艰辛的生活,先是到了安徽农村,后来又来到浙江宁波。
在那段日子里,是手里拆了装,装了又拆的手表,照亮了於嘉和的生活。“一块表上百个零件,哪块表没修好,深夜里躺下,想的也是明天得换哪种方法才能行。
03
改革开放后有了自己的钟表店
每块钟表背后都有故事
改革开放浪潮袭来,宁波的柴桥老街商铺林立,一片繁荣,周边四邻八乡的百姓会来这里赶集。也是在那个时候,於嘉和有了自己的钟表店。
那是钟表店最高光的时期,顾客盈门,生意兴隆。“那时候人家一个月就四十块工资,我一个月一百块”,这是於嘉和至今骄傲的数字。
在於嘉和不到十平米的店铺里,分了前厅、后屋两个区域。前厅修表做生意,后屋是他放各种手表配件和旧物的仓库。
上百块“老手表”被他收集在五个大盒子里,在他眼里,这些老物件不仅是修表时可能会派上用场的神器,每块表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。
有潜水员的父亲留给儿子的念想,有当年攒了大半年才买到一块心仪手表的等待,有母亲买手表给女儿做嫁妆的牵挂……表坏了,时光却都记得。
於嘉和珍藏着这些老手表,也在提升着自己的新手艺。他说,做到老,学到老,几十年前的手表要会修,今天的新手表也要能修好,“原理都差不多,用些心思,总能琢磨清楚。”
跟钟表打了一辈子交道,於嘉和说,要像钟表一样,一心往前,从不回头。于他而言,一辈子能守着一家店,守着一门手艺,眼前的日子就是最如意的日子。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、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号
标签: